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低热值、含水分高,很多生活垃圾在投放时也不会经过专业的分拣,造成焚烧时存在差异,燃烧调整控制难度大,那么如何进行调整,提高效率呢?
运行燃烧调整?
正常情况下,垃圾应该经过发酵5—7天以后再送入焚烧锅炉燃烧,一般来说中部的垃圾比较好烧,底部的垃圾潮湿,不容易燃烧,**部的垃圾其实也不太好燃烧,因为垃圾上的水分蒸发出来很容易凝结在**部的垃圾上,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并且在冬季的时候还会因温度过低而在垃圾的表面结冰,这不但不利于垃圾的发酵,更不利于垃圾的燃烧。入炉前垃圾的发酵时间长短跟季节和天气有关,干燥点的垃圾可以发酵时间短点,潮湿的垃圾应该发酵时间长点。经过发酵的垃圾的燃烧容易与否主要由2个方面决定:
①垃圾的热值
②垃圾的发酵情况。
由于垃圾焚烧炉的储热量不大,加之入炉垃圾的热值和干、湿等变化较大,所以垃圾焚烧锅炉的燃烧调整控制难度很大!很容易出现在几分钟内炉温掉几百摄氏度的情况。
如何控制好燃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燃烧经过充分发酵过的垃圾的时候??
这种垃圾往往很容易燃烧,我们应该注意控制料层的厚度和一次风的风量,可以把料层的厚度适当的放厚(一般放在600—800mm),不然垃圾不经烧,容易烧透,甚至脱火。当发现料层薄的时候,应该加快给料和炉排的速度,及时的补料,防止脱火情况的发生。一次风可以采用小风量运行,够穿透料层就行,因为垃圾好烧,大风量使垃圾燃烧较快,垃圾不经烧,很容易出现烧透而脱火的情况。而且风量大了就会造成垃圾的燃烧迅速,不好控制炉温,容易**温,一但**温受热面很容易结焦,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控制炉温在850—1020℃。燃烧橡胶之类的高热值垃圾时应该用二次风来帮助控制炉温,必要时可以掺些发酵时间不够甚至未发酵过的垃圾,便于控制炉温。另外,在垃圾好烧炉温不好控制的时候应该将火床放短。
2.燃烧经过正常发酵的垃圾的时候?
这种垃圾比较容易燃烧,同样我们应该注意控制料层的厚度和一次风的风量,可以把料层的厚度适当的放薄(一般放在400—600mm),一次风量适当的放大,根据燃烧调整蒸汽预热器的出口风温,保持空预器出口的一次风温度在设计温度,即250℃左右。
3.燃烧发酵时间不够的垃圾的时候?
如果垃圾的发酵时间不够,甚至烧当天来的来不及发酵的垃圾,这给我们锅炉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燃烧不好控制,调整难度大,通过运行的摸索总结,得出以下心得:
一定要控制好料层厚度,太厚了风穿不透,即使能穿透,也容易出现因为风量大而脱火。因为垃圾发酵时间不够,垃圾进入炉膛后很难烘干,一但烘干就会出现炉膛内大面积料层被烘干,这时又会因为大风量而使料很快大面积燃烧并烧尽,而新进入炉膛的垃圾来不及烘干而脱火。风量小了不但穿不透,而且还不容易将料层烘干,此时应该将一次风量适当的放大些,但注意不能放的太大,所以料层的厚度和适当的风量较为重要。?
其次将火床适当的放长,可以控制火床在四区域推的前部燃烧,以不跑生料为准。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进入炉膛的新料有足够的烘干时间和烘干用的热量,以及料的燃烧时间。?
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是环保机械行业的主力军,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纵观当前我国中小环保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相对陈旧和科技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国际、国内激烈的环保市场竞争,中小环保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却仍存在着三大难题。
资金难题:由于机制体制的原因,大部分中小环保机械企业缺乏其他的融资渠道,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尽管国家加大了环保工作的力度,并限定污染企业按期达标,为环保机械提供了广阔市场,但由于受资金影响,一些污染企业不得不把压力转向环保机械企业。这种环保投入资金的转移使得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企业的货款回收困难,多方努力争取来的一点信贷资金和内部挖潜出来的自有资金大都用在开拓市场和确保生产经营上,企业的中心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生产经营来运转,根本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改,使企业的技术改造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部分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前几年曾申报了大批技术改造项目,有些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和国家专项及优势工程项目,但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实施,未能如期发挥其效益,致使一些技改项目已变成了“明日黄花”。
人才困境:我国的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械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出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这两年受环保市场竞争无序和企业资金紧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小环保机械企业运行较为艰难,企业没能很好地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工作,使一些企业出现了人才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部分技术人员已无法适应科技发展形势和企业创新的需要。
另外,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机械企业受规模、财力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吸纳人才比较困难,即使招收来的人才也因缺乏配套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较终是“孔雀东南飞”。受利益的驱动,部分企业的技术人才或跳槽或改行,企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企业的技术队伍素质整体下降,有些企业连一个工程师都没有,大专生和中专生少得可怜,如此人员状况创新从何谈起。
信息缺失: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中小环保机械企业现有产品大多属于“舶来品”,这些产品通过科研设计院所和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应该说在很长时间内为我国的污染治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产品已不适应污染治理要求,必须加以创新。
目前,国外的许多产品由于加大开发力度,产品已向**方面发展,在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设备的成套、电子技术方面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环保设备上了档次,能够满足环保要求和用户要求。而我国的许多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却是“井底之蛙”,总认为手中的产品还有一定市场,没有紧迫感。也有一些企业根本就不去掌握当今产业发展的信息,已跟不上形势,产品开始落伍。技术创新决定着我国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中小生活垃圾焚烧炉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三大难题,否则企业将很难在今后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足。